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真實的所得之二

主題—紀念性
紀念性建築之所以為紀念性建築,我認為是造成人們的視覺衝擊,而視覺衝擊又可分為建築規模之大、高度之高或者細部處理之精緻,紀念性建築就是藉著這種人們對其表現力望塵莫及的視覺衝擊,來轉變成對被紀念人物的心理崇拜,使人覺得此人非凡人所及吧。
而在規模之大之這部分的紀念性建築我認為表現的最淋漓盡致的非古埃及金字塔莫屬,古埃及人在滾滾的沙漠中建起了一座座像山峰的金字塔,來顯示法老王的存在如同山永恆的存在,這樣大規模的建築不僅讓人在外部看它時產生視覺上的衝擊,我覺得真正行走在內部,對心理造成的那股壓抑效應更讓人感受深刻,觀看古夫金字塔的剖面圖,一條窄窄的通道慢慢的往上通到金字塔的中心位置,走在這樣壓縮的空間裡,就像是經過一個儀式過程,一步一步的要把人們帶往另一個世界。但是就單單以大這方面來評斷金字塔又太可惜了,就以吉薩高地上的三座金字塔為例吧,古埃及人不只要紀念三個法老王,還要來紀念他們的數學、天文成就,例如古夫金字塔的邊長為地球圓周的1/‥‥,三座金字塔的連線剛好指向天狼星,這讓古埃及人在表達紀念性上不只讓人短暫的震懾於金字塔的宏大,還幫它隔了好幾層面紗,不讓人一眼看透它,保持它的神祕性,吸引無數的考古學者願意花大半輩子去研究它,越花時間置身在埃及,越能感受到金字塔被巧妙安排的地方,越讓人對它感到崇拜,它永遠不會被冷落。
我想,這種規模的紀念性建築是專制時代下特有的產物吧,法老王一聲令下,大批的奴隸就得拚命建出來,大家一起相信為法老王建造金字塔就是為自然(太陽神)建造,而在更接近現代的古希臘時代,這個時代發展出了為人讚頌的自由民主制度,在這樣一個以人為本的時代,他們把人體比例賦予建築。就以衛城上的神廟群為例吧,古希臘人測量出男子的腳長為身高的六分之一,於是他們把這個比例應用到柱子直徑和柱身長度的比例,甚至更直接的把柱子整個做成人的樣子,也就是所謂的女郎柱廊,古希臘人以當時的人本精神來結合對神的崇敬。而在整個神廟群的佈局上,古希臘人也不求軸線的對稱或是有什麼天文學上的意義,他們純粹想讓人們以最佳的角度來觀看神廟群,有人可能會匪夷所思為何神廟總是蓋在衛城的邊緣,感覺快要掉下去了,據說這是因為舉行雅典娜慶典時,遊行的隊伍在上到衛城前,必須先環繞它一圈,如此一來,在山下仰望神廟群就變的極為重要了,還是以人為出發點。
我在想為什麼現代無法再出現像古時候那樣令人感動的建築,是因為古埃及是專制的時代,古希臘時期是部分民主的時代,而我們是全面民主的時代,所以我們無法完成那種偉大建築了嗎?我覺得更大的因素在於「信仰」,上述的兩個時代都有所屬時代堅定的信仰,這股力量足以促使偉大建築的生成,紀念性建築就是這樣一個信仰的產物吧。


主題—移動
動,除了自身的移動外,也會因為外在的動而讓人感覺像是自身在動,而新竹之心就是帶給我這種感覺的地方。
記得第一次到此地,一下車看到川流不息的車輛不斷的經過,我非常迫切的想過到對面的古城門,可是卻找不到一絲的機會可以過馬路,這樣的心情感覺有點像是古代時急切的想要躲進城堡避難的百姓,可是跨越護城河的橋卻被摧毀了,可望而不可及,這時幸好有人指點我迷津,必須透過地下道到對面去,走在地下道時,雖然隱約可以感受到地面上車子經過時傳下來的震動,但之前驚慌的情緒還是因為得到了保護而稍稍平復下來,這個地下走道不管是在心理上或是實際移動上都像是一個把我由動轉靜的變換通道,上到新竹之心中間的那座橋,再環視四周剛才看到的川流不息的車輛,我發現我已經從在外移動的外圍物轉變成所有東西都繞著我移動的軸心了(突然發覺這個地方取名為新竹之心是不是當初命名的人也跟我有同樣的感覺),儘管我覺得我現在身處在看起來不會動的軸心了,但因為外圍車輛的移動,自己好像也跟著在動,這種動的感覺跟真的自身在動的感覺非常不一樣,這種動有點置身事外,可以用一個比較平穩、沉澱的情緒來觀賞這些移動物,我發現新竹之心外圍夜晚的移動與其說是車輛間一個一個點的移動,說它是介於點跟線之間的移動來得更貼切一點,夜晚的車輛開了車燈再加上車子移動的速度,光的殘影讓這些車子看起來像是河流班連續不斷的移動物,再以四周圍商店裡透出的光線來填補這些線之間的縫隙,我覺得整個新竹之心就像被包圍在一個流動的光影之海中。再對照著屬於過去的古城門跟外圍屬於現代的商店建築,突然覺的介於兩者之間馬路不斷移動的車輛所構成的環行帶狀物好像是一個時間的輪軸,好像可以把時間調回以前,抑或是在以前要把時間調到未來,游移在古代與現代之間。
早上再經過新竹之心時,它的絢爛色彩已褪去了許多,在外圍移動的人或許也因為要趕去上班、上課而無法像晚上那樣悠閒的在此駐足,又變成了真的在移動的一部分,可能只是匆匆的看一眼古城門又得繼續前進了,這是否在告訴我們必須讓自己的心境保持在這種外界移動,自身不動得相對移動狀態才能真正靜下心來,體驗身邊的事物 。
寫了非常多關於個人對於新竹之心主觀想像和觀感的東西,不確定是否能引起其他人的共鳴,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來到此地,在四周光影交織的視覺衝擊下,一定可以激起屬於個人特殊的想像。